富联娱乐 首页 关于富联娱乐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注册登录 联系我们

你的位置: 富联娱乐 > 新闻动态 >

民间故事: 樵夫放生白狐, 迎亲日舅兄刁难索重礼, 狐仙赠宝助完婚
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3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05

清朝道光年间,浙东会稽山下有个樵夫,姓秦名守义。这秦守义自幼丧母,与父亲秦老汉相依为命。父亲原是山下私塾的教书先生,十年前上山采药时不慎摔断了腿,从此只能拄着拐杖蹒跚行走,家中生计便全落在了秦守义肩上。

会稽山绵延百里,林木葱郁,秦守义打小就跟着山民学认山路,十五岁起便以砍柴为生。他力气大,手脚麻利,每日天不亮就背着柴刀上山,日头偏西时总能挑着满满一担柴下山,到镇上换回米粮铜钱。日子虽清苦,却也安稳。

只是秦守义转眼已过二十,尚未娶妻。秦老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时常拄着拐杖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张望,盼着有媒婆能上门说亲。可秦家一贫如洗,三间茅草屋四面漏风,哪家姑娘愿意嫁过来受这份苦?秦守义自己倒不甚在意,每日依旧砍柴、挑水、照顾父亲,只是夜里对着油灯发呆时,偶尔也会想起邻村那个浣纱的姑娘。

一、谷雨日守义救狐,青石畔偶遇婉娘

这年谷雨刚过,会稽山漫山遍野的杜鹃开得正艳。秦守义背着柴刀往深山里走,想寻些粗壮的硬木。越往山里走,林越密,路越险,到了一处名叫“一线天”的窄谷,两侧石壁如刀削斧凿,只容一人侧身通过。

刚穿过一线天,忽听前方灌木丛里传来“呜呜”的哀鸣。秦守义握紧柴刀凑近一看,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被猎人设下的铁夹夹住了后腿,血珠正顺着银白色的皮毛往下滴。那狐狸见有人来,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惊恐,却倔强地不肯再发出一丝声响。

秦守义认得这是山里罕见的白狐,听老人们说,白狐通灵,轻易不会现身。他放下柴刀,蹲下身轻声说:“莫怕,我救你出来。”说着便去掰那锈迹斑斑的铁夹。铁夹咬合得极紧,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手指被夹得通红,才终于将夹子撬开一道缝。

白狐似乎明白了他的善意,不再挣扎。秦守义小心翼翼地将它的后腿从夹子里抽出来,见伤口颇深,便从怀里掏出父亲备着的金疮药——那是上次父亲腿疾复发时,镇上郎中给的上好药膏,他一直舍不得用。

他将药膏仔细涂在白狐的伤口上,又撕下自己的粗布衣襟,轻轻缠裹好。白狐用头蹭了蹭他的手背,眼神温顺了许多。秦守义笑了笑:“快走吧,别再被夹子套住了。”白狐呜咽一声,转身窜进林中,跑了几步又回头望了他一眼,才消失在浓密的树影里。

救了白狐,秦守义心里轻快了不少,哼着山歌继续砍柴。日头爬到头顶时,他挑着半担柴到溪边喝水,忽见上游漂来一个竹篮,篮子里似乎有东西在动。他赶紧蹚水过去捞起竹篮,只见里面铺着块蓝布,布上放着个青花瓷瓶,瓶身绘着缠枝莲纹,看着倒像是个值钱物件。

正纳闷是谁把东西丢了,忽听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。回头一看,只见一个穿青布衣裙的姑娘站在岸边,手里还捏着半片被风吹落的桐花。那姑娘约莫十六七岁,梳着双丫髻,眉眼清秀,脸颊因着急泛起红晕,见了秦守义,怯生生地问:“大哥,那篮子是我的,方才不小心掉进水里了。”

秦守义连忙把竹篮递过去:“姑娘看看,里面的东西少了没?”姑娘接过篮子,见瓷瓶安然无恙,松了口气,福了一礼:“多谢大哥。小女子姓苏,名婉娘,就住在山外的苏家坳。”

秦守义这才想起,苏家坳是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,听说村里多是种茶为生的。他挠了挠头:“我叫秦守义,就住在前山根。姑娘这瓷瓶看着挺贵重,怎么能随便放在篮子里?”婉娘脸颊更红了:“这是我娘的陪嫁,今日要送去镇上估个价,想着顺路到溪边浣纱,没成想……”

说着说着,婉娘的眼圈红了。秦守义这才注意到她裙角沾着泥污,袖口还破了个洞,想来家境也不宽裕。他心里一动,指着自己的柴担说:“我正好要去镇上卖柴,姑娘若不嫌弃,咱们同路走,也好有个照应。”婉娘点点头,轻声道了谢。

两人并肩往山下走,秦守义挑着柴,婉娘提着竹篮,一路无话,却也不觉得尴尬。走到分岔路口时,婉娘停下脚步,从篮子里拿出块米糕递给他:“大哥尝尝,这是我今早蒸的。”秦守义接过米糕,只觉一股甜香扑鼻,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吃午饭。

婉娘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:“大哥若不嫌弃,改日来苏家坳,我给你做红薯粥喝。”秦守义连连点头,望着婉娘的背影消失在山道拐角,手里的米糕似乎格外香甜。

二、提亲遭舅兄刁难,守义愁眉不展

自那日溪边相遇后,秦守义总觉得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,砍柴时总往苏家坳的方向望。隔了几日,他特意挑着一担最整齐的柴去苏家坳售卖,路过婉娘家的茶园时,果然见她正在采茶。

婉娘见了他,眼睛一亮,放下茶篓邀他进屋喝水。婉娘的娘是个和善的妇人,听说秦守义救过女儿,拉着他的手说了半天感激话。秦守义看婉娘沏茶时专注的模样,看她帮着娘晒茶叶时轻快的身影,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。

回到家,他跟父亲说了想娶婉娘的事。秦老汉一听,乐得拐杖都差点掉在地上:“好小子!婉娘那姑娘我见过,勤快懂事,若能娶她进门,是咱家的福气!只是……”老汉话锋一转,眉头皱了起来,“苏家就婉娘一个女儿,她还有个哥哥叫苏大成,听说那人极爱占小便宜,怕是不好对付。”

秦守义虽也担心,但事在人为。第二日,他请了镇上最会说话的张媒婆,备了两匹蓝布、三斤红糖,硬着头皮去苏家提亲。

苏大成果然如秦老汉所说,见了秦守义带来的礼,鼻子里“哼”了一声:“秦家小子,想娶我妹子?也不看看自己那三间破茅草屋!我妹子可是苏家坳最能干的姑娘,哪能就这么便宜了你?”

张媒婆赶紧打圆场:“苏大哥说笑了,守义这孩子老实本分,又有力气,婉娘嫁过去定然不受苦。”苏大成眼睛一瞪:“不受苦?喝西北风吗?想娶我妹子也行,拿五十两银子做聘礼,再盖三间瓦房,我就点头。不然,趁早滚蛋!”

五十两银子!这对秦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。秦守义攥紧拳头,指节都白了:“苏大哥,五十两太多了,我……”“少一分都不行!”苏大成打断他,“我妹子金枝玉叶,你拿不出彩礼,就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!”

婉娘在里屋听得真切,急得直掉眼泪,却被娘死死拉住。秦守义见状,知道多说无益,对着婉娘的房门深深作了一揖,转身就走。张媒婆叹了口气,也跟着离开了。

回到家,秦守义把自己关在柴房,一拳砸在柴堆上。秦老汉拄着拐杖进来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孩子,爹知道你难。可苏大成明摆着是刁难,这婚怕是结不成了。”秦守义红着眼眶:“爹,我是真喜欢婉娘,我想娶她。”

接下来的日子,秦守义像疯了一样上山砍柴,有时还去帮人抬石头、挖地基,只求能多攒些钱。可他累死累活,一个月也只能攒下一两多银子,离五十两还差得远。婉娘偷偷托人给他送过两次吃的,每次都附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莫急,我等你”,看得秦守义心里又暖又酸。

转眼到了七月初七,镇上赶集。秦守义卖了柴,正想给父亲买些止咳的草药,忽听有人喊抓小偷。他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穿短打的汉子正抱着个布包往前跑,后面跟着个哭哭啼啼的老太太。秦守义想也没想,拔腿就追,三两步就把那汉子扑倒在地。

众人围上来一看,原来那汉子偷了老太太给孙子治病的钱。老太太握着秦守义的手,感激得直落泪:“好小伙,你真是好人啊!”秦守义摆摆手,正想离开,忽听人群里有人喊他名字。抬头一看,竟是婉娘,她手里提着个篮子,正担忧地望着他。

两人找了个僻静的茶摊坐下,婉娘从篮子里拿出双布鞋:“这是我给你做的,看你鞋都磨破了。”秦守义接过布鞋,只见针脚细密,鞋面上还绣着朵小小的兰花。他红了脸:“婉娘,那五十两……”

婉娘低下头,声音细若蚊蚋:“我哥就是那样的人,你别往心里去。我跟我娘说了,我非你不嫁,哪怕住茅草屋我也愿意。”秦守义心里一热,刚想说些什么,却见苏大成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,指着婉娘骂道:“死丫头,竟敢偷偷见这穷小子!跟我回家!”

说着就去拉婉娘,秦守义赶紧护住她:“苏大哥,有话好好说,别吓着婉娘。”苏大成瞪着他:“姓秦的,我告诉你,没有五十两银子,休想娶我妹子!再过一个月,我就把她嫁给邻村的王财主,人家可是愿意出一百两彩礼!”

婉娘急得哭了:“哥,我不嫁!”苏大成不管不顾,硬把婉娘拖走了。秦守义看着婉娘挣扎的背影,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。他知道,王财主都五十多岁了,去年还打死了一个丫鬟,婉娘嫁过去,哪里会有好日子过?

三、白狐入梦赠玉珮,迎亲日化险为夷

从镇上回来,秦守义病倒了。他躺在冰冷的土炕上,发着高烧,嘴里一遍遍喊着婉娘的名字。秦老汉急得团团转,只能用毛巾给他擦额头降温,叹着气说:“儿啊,认命吧。”

迷迷糊糊中,秦守义感觉有团毛茸茸的东西蹭他的脸。睁眼一看,只见一只白狐蹲在炕边,正是他春天救下的那只。白狐的后腿已经好了,琥珀色的眼睛定定地看着他,忽然开口说话了,声音竟像个小姑娘:“恩人莫急,我来帮你。”

秦守义一惊,以为自己在做梦。白狐跳到桌上,用爪子指向远处一棵大树:“那棵树洞里有块老山参,是我去年藏的,你拿去换钱,定能凑够彩礼。”说完,白狐化作一道白光,消失不见了。

秦守义猛地坐起身,只觉浑身轻松,烧也退了。他想起梦里白狐的话,赶紧爬起来来到大树下。果然有个树洞,洞里有个布包,打开一看,里面竟是一支通体金黄的老山参,须根完整,看样子至少有百年了。

他又惊又喜,捧着山参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:“多谢狐仙相助!”秦老汉闻声进来,见了山参,老泪纵横:“老天有眼啊!”

第二日,秦守义带着山参去了镇上最大的药铺。掌柜的见了山参,眼睛都直了,当场出价八十两银子买下。秦守义拿着沉甸甸的银子,先去买了木料,请了工匠盖瓦房,又备了丰厚的彩礼,再次请张媒婆去苏家提亲。

苏大成见秦守义真拿出了五十两银子,又听说他盖了新房,虽然心里不情愿,但也不好再刁难,只得点头同意,定在八月十六迎娶婉娘。

迎亲这天,秦家张灯结彩,茅草屋换成了亮堂堂的瓦房,秦老汉穿着新做的蓝布褂子,拄着拐杖在院里招呼乡亲。秦守义骑着借来的白马,带着花轿和迎亲队伍,浩浩荡荡往苏家坳去。

到了苏家坳,婉娘穿着红嫁衣,盖着红盖头,被娘扶上花轿。苏大成却突然拦在轿前,嘿嘿一笑:“妹夫,这嫁妆还没搬呢,怎么就想走?”秦守义一愣:“嫁妆不是早就说好由婉娘自己带吗?”

苏大成眼睛一翻:“那是以前,现在我改主意了。我妹子陪嫁的樟木箱、梳妆台,还有那对银镯子,都得让轿夫抬着走。可我这几个轿夫说,抬这些东西得加钱,不多,十两银子就行。”

这明摆着是故意找茬。秦守义皱起眉头:“大哥,彩礼已经给了五十两,怎么还……”“少废话!”苏大成打断他,“不给钱,这花轿就别想走!”说着,他带来的几个壮汉就围了上来。

迎亲队伍里的人都急了,劝秦守义:“算了,给他十两吧,别误了吉时。”秦守义咬咬牙,刚想掏钱,忽听头顶传来几声清脆的狐鸣。抬头一看,只见一只白狐站在苏家屋顶上,对着苏大成龇牙咧嘴。

苏大成最怕狐狸,吓得往后退了几步。白狐从屋顶跳下来,叼起地上的一个银锁——那是婉娘给未来孩子准备的长命锁,往秦守义手里送。秦守义接过银锁,忽然明白了什么,指着苏大成说:“大哥,这银锁是婉娘的贴身之物,你若再拦着,我就去官府告你强索钱财!”

苏大成被白狐吓得心里发毛,又怕秦守义真去报官,嗫嚅了几句,悻悻地让开了路。迎亲队伍吹吹打打,终于把婉娘娶回了家。

拜堂时,秦守义偷偷看了眼婉娘,只见红盖头下,她的嘴角微微上扬。晚上入了洞房,秦守义掀开盖头,婉娘红着脸说:“我知道,是你春天救的那只白狐帮了咱们。我今早梳妆时,见它趴在窗台上,对着我点头呢。”

秦守义把白狐托梦赠参的事说了,婉娘听得眼睛发亮:“原来世间真有通灵的狐仙,这都是你心善积的福。”

婚后,婉娘孝顺公婆,勤俭持家,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秦守义依旧上山砍柴,只是每次都会给白狐带些吃的,放在当初救它的那棵树下。有时,他会远远看见白狐在林间奔跑,像一团雪白的影子,琥珀色的眼睛里,似乎藏着笑意。

苏大成后来听说王财主病死了,心里暗自庆幸没把妹妹推进火坑,过年时还带着些年货来秦家走动。秦守义不计前嫌,留他喝酒,两家人渐渐和睦起来。

三年后,婉娘生下一对龙凤胎,秦老汉抱着孙子孙女,笑得合不拢嘴。秦家的瓦房前种满了婉娘喜欢的茶花,每到春天,花开得如火如荼,远远望去,像一片灿烂的云霞。

乡亲们都说,秦守义是好人有好报,救了白狐,娶了好妻,这都是上天的眷顾。而秦守义每次听到这话,都会望着会稽山的方向,想起那只雪中送炭的白狐,心里暖暖的——这世间的善意,从来都不会白费,就像山间的清泉,总会滋润出最美的花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